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:马光远
2009-12-29 关于房地产政策收紧的消息依旧风声鹤唳,继二手房营业税优惠取消、土地出让金支付金额上提之后,“国四条”关于利用信贷工具调控房地产的政策亦如箭在弦。据媒体报道,相关部门已制定调控政策,其中不但明确要求各大商业银行严格制定二套房贷利率,而且同时将二套房及多套房的商业贷款首付比例提高至50%。
对于收紧二套房贷的传闻,人民银行的负责人对此回应暧昧,并没有直接给予否定。事实上,自央行与银监会就二套房贷的认定标准确立以来,针对投资投机行为的二套房贷从来就没有放松过。二套房贷的严格性主要体现在两点:一是利率相对于第一套房不仅不打折优惠,而且要上浮10%以上;二是对于二套房贷的首付比例规定不得低于40%。这个旧有的规定,在楼市疯狂的2008年以前,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楼市的投机行为,因而备受开发商和炒房者诟病。而且,政府出于金融安全的考量,即使在2008年楼市最低迷的时刻,上自中央,下到地方,关于楼市调控的种种政策都被一一攻破,唯有二套房贷,至少在官方的文件里,从来没有放松过的迹象。管理层很明白,二套房贷一旦放松,势必助长楼市投机,对脆弱的金融系统造成实质性的冲击。
推荐阅读水皮:中国股市再次走红不过是时间问题消费难在居民消费管清友:中国经济最大悬念是房价叶檀:不能跟随巴菲特买铁路股2010年A股风险不大机会不少李敏斌:高铁有竞争才不会被高速展望2010年全球财政危机苏志欣:弱势美元是长期趋势个税改革仅调整起征点远远不够
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尽管管理层从未放松二套房贷,但自今年以来,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掩护下,各商业银行不仅悄然放开二套房贷,更是配合开发商搞“零首付”,“假按揭”等游戏,致使银行大量信贷沦为楼市投机者的弹药。这种集体违法操作不仅没有得到及时的遏制,反而愈演愈烈,从商业银行的潜规则公然成为各大银行争取投机客的竞争手段。央视经济半小时曾经披露,今年各大行在二套房贷上表现出集体违法的逻辑,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一个人可以按照优惠利率贷款买35套房的“壮举”。正因为绝大多数银行违规操作,以至于媒体误以为国家早已放开二套房贷,所以在今年9月媒体大摆乌龙,争相报道国家要收紧二套房贷政策,其实并非媒体无知,而是法令的形同虚设使然。
很多有识之士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,中国楼市本质上是政策市,而在所有政策里面,对楼市最有杀伤力的莫过于金融政策,在任何国家,楼市都是一个金融现象,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起房地产泡沫不是由于流动性过剩导致的。美国《福布斯》将中国的楼市列为全球七大近在眼前的金融泡沫之第二位,其理由是中国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。甚至连房地产业内人士如潘石屹(新闻 博客)都承认,今年中国楼市超预期回暖完全是钱太多所致。钱太多一方面使开发商的资金充裕,有弹药去制造地王,玩炒面粉的游戏,另一方面使得投机者可以用银行的资金去进一步炒高房价,制造虚假繁荣。就此而论,真正收紧二套房贷,让狂热的房地产降温,不仅是救银行,更是救中国房地产。
但是,需要指出的是,收紧二套房贷未必需要将首付比例提高至50%,事实上,只要各大银行不再阳奉阴违集体违法,严格执行央行和银监会之前关于二套房贷的利率和首付政策,即可让投机者彻底失血,而无需三令五申地出台貌似更严厉的调控措施。房地产公共政策的最大问题是“有法不依”,而不是“无法可依”。要使本次房价调控的公共政策真正取信于民,只要管住地方政府和银行,就等于成功了一半。房地产之所以屡出政策,根子就在于地方政府和银行不执行中央的政策。
当然,除了严格二套房贷之外,笔者建议中央重新调整商品房投资的资本金(专题 论坛)比例政策,将资本金比例恢复至35%,进一步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,避免银行因资本充足率不足而引发恐慌性的尴尬。